top of page

世界茶文化_續

  • masterofteatw
  • Jul 19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Nov 9


英國茶文化

英國雖非茶的原產地,飲茶風氣卻成為社交文化符號,英式下午茶(Afternoon Tea)成為英國優雅生活方式的象徵。19世紀中葉前,茶在英國屬昂貴奢侈品,只流行於皇室和貴族社交圈。直到1840年前後,第七代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引領創新,習慣在下午四點邀友小聚、啜茶配點心,解決正餐過晚帶來的饑餓感。這個創舉迅速風靡上流社會,「下午茶」作為獨立的用餐形式由此誕生。維多利亞時代的貴婦們為參加下午茶會精心裝扮,換上考究長裙、配戴手套與寬邊帽,以體現儀式感。下午茶通常於下午3點至5點在客廳舉行,供應三層點心架:下層鹹點迷你三明治,中層剛出爐的司康(塗奶油和果醬),上層精緻糕點餅塔,再搭配經典的茶飲。


19世紀後期,下午茶已演變為英國上流社會時髦的社交活動,貴族婦女們夏日時更將活動移師花園舉行,賓客會留意主人家使用何種紅茶與瓷器,從中判斷其社會地位。肖像畫中經常描繪精美茶具,如瓷茶壺、銀質濾網和骨瓷茶杯,與品茶文化相得益彰,並誇示財富與品味。

 

除了下午茶,英國還有濃厚的日常飲茶習慣。一般英國人一天數杯紅茶是稀鬆平常的事情,清晨一杯英式早餐茶提振精神,午後茶(Low Tea)享受溫馨時光,晚間再來杯紅茶佐餅乾。英國人多喜歡在紅茶中加牛奶和糖,調和茶湯的苦澀。工人階級則發展出所謂High Tea,原指傍晚在高桌進食的簡餐(茶加麵包、火腿等),後來也指代勞動階層偏好的濃烈煮茶。有趣的是,「一杯茶」在英式英語中幾乎等同於放鬆休息的代名詞,遇到困頓,英國人常說:“Tea is a solution for everything.”無論何時何地,泡杯茶(brew up)總能帶來片刻舒緩。 

 


印度茶文化

印度是全球茶葉生產與消費大國,孕育出獨特的茶飲風俗。英國殖民時期,印度開始大規模種茶,19世紀中葉發展出阿薩姆茶和大吉嶺茶兩大著名茶區。印度人對茶(印度稱Chai)的熱愛無處不在,無論城市鄉村、家庭辦公室,隨處可見人們捧著一杯熱奶茶。


印度最普遍的是馬薩拉奶茶(Masala Chai),被稱為「大眾的下午茶」,是以濃烈紅茶熬煮加入牛奶和各種香料(如小豆蔻、丁香、薑、肉桂等)以及大量糖一起煮成的奶茶。印度部分地區還流行拉茶,將煮好的奶茶從一個壺高高倒入另一容器,來回沖灑幾次,這種技法常見於街頭茶攤,茶師傅將茶湯拉出長長的弧線,非常吸睛。


除了奶茶,印度也生產許多優質紅茶比如「阿薩姆紅茶」和「大吉嶺紅茶」。阿薩姆紅茶濃烈適合作奶茶,因此消耗量巨大;大吉嶺紅茶出口到高端市場,在英國皇室和世界茶愛好者間享有盛譽 。

 

印度茶見證殖民時代東印度公司的貿易行為,當時甚至大規模開闢茶園,為了打破中國對茶葉的壟斷。時至今日,印度每年產茶逾百萬噸,與中國並列全球茶業雙雄。然而印度本國人就消化掉相當大比例,對十幾億印度人而言,茶早已不只是飲料,更是日常生活的溫暖片刻的一部分。

 


摩洛哥茶文化

摩洛哥的茶文化別具魅力,被譽為「北非的綠色黃金」。摩洛哥本身雖不產茶,自18世紀起從中國引進綠茶,也逐漸形成獨特的薄荷茶傳統。摩洛哥薄荷茶(Moroccan mint tea,或稱之為Maghrebi Mint Tea)是以中國綠茶(通常為珠茶,又稱Gunpowder Tea)加上新鮮薄荷葉和大量方糖沖泡而成的飲品。在摩洛哥,無論家庭聚會、朋友談心還是商賈談生意,都離不開一杯濃香甜美的薄荷茶 。主人待客必定奉上熱茶,而且按照習俗至少要敬三杯,客人也期待被招待三杯,以表示對主人熱情的尊重。

 

茶具在摩洛哥茶文化中同樣重要,典型的摩洛哥茶具包括一把雕花的銀質(或鍍錫銅質)茶壺,加上成套小巧的玻璃杯,置於鏡面金屬圓托盤上。摩洛哥人常說「寧可三日無飯,不可一日無茶」,即使身處撒哈拉大漠,他們也會生火煮茶。


摩洛哥人泡茶有一套自己的儀式。傳統做法是先將綠茶置入燒熱的金屬茶壺,注入沸水稍浸再倒掉(稱「洗茶」),然後加入新鮮薄荷和大量方糖,續水煮沸片刻,使薄荷香氣與茶湯充分結合。倒茶時相當講究技巧,茶壺高舉斟下讓茶水從高處傾注,滿滿儀式感。摩洛哥有句諺語生動詮釋三杯茶的含義,「第一杯甜如愛情,第二杯苦似生命,第三杯無情如死亡」,從歡聚到離別的人生三味,都在茶中體現。

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MOT LOGO

聯絡我們
上班時間:週一至週五 9:00~18:00
連絡電話:02-25973051
電子郵件:aowmarketing@wineaow.com

Copyright     AOW Co. Ltd.  All Rights Reserved 珍愛葡萄酒藝術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